2011年10月30日 星期日

[世界文化遺產]婆羅浮屠---簡介與心得

我們組別選定介紹的世界遺產是婆羅浮屠(Borobudur),婆羅浮屠是9世紀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建築。約建於西元842年,推測是由當時統治爪哇島的夏連特拉王朝(Wangsa Syailendra)統治者興建。婆羅浮屠這個名字的意思很可能來自梵語「Vihara Buddha Ur」,意思就是「山頂的佛寺」。

婆羅浮屠曾經在若干世紀中沉睡於層層的火山灰之下和茂密的叢林之中。佛塔的遺棄依然是一個謎團。有一種假設認為爪哇人在西元15世紀轉變為伊斯蘭教徒時遺棄了這座廟宇。另一種理論認為西元1006年前後的一次火山爆發引發飢荒,當地居民只得背井離鄉。人們認為這次事件導致爪哇權力中心早至西元928年就從Kedu平原遷移至Brantas山谷附近的東爪哇。荷爪哇戰爭(Anglo-Dutch Java War)之後,英國於1811至1816年統治爪哇。上尉托馬斯·史丹福·萊佛士(Thomas Stamford Raffles)被任命為爪哇副總督,他對爪哇的歷史有著濃厚的興趣。1814年在巡視三寶瓏(Semarang)的途中,他聽說在Bumisegoro村莊附近叢林的深處沉睡著一座叫做婆羅浮屠的大佛塔。儘管萊佛士在《爪哇歷史》中只用寥寥數句提及此次發現,人們依然將婆羅浮屠的重見天日歸功於他。

婆羅浮屠是作為一整座大佛塔建造的,從上往下看它就像佛教金剛乘中的一座曼荼羅(Mandala),同時代表著佛教的大千世界和心靈深處。這座塔共九層,下面的六層是正方形,上面三層是圓形。頂層的中心是一座圓形佛塔,被七十二座鐘形舍利塔團團包圍。每座舍利塔裝飾著許多孔,裡面端坐著佛陀的雕像。佛塔的建築材料是取自附近河流的約5萬5千立方米石料。佛塔建有良好的排水系統,以適應當地的暴雨。為防積水,每個角上都有裝飾著滴水嘴獸的排水孔。它被建於一座山上,不過建築工藝和爪哇的其他廟宇相似。由於它的實心結構和類似金字塔的造型,從婆羅浮屠的精心設計和建造來看,它事實上是一座廟宇。婆羅浮屠的台階和走廊引導信徒們拾級而上,直至頂層。婆羅浮屠的每一層都代表著修練的一個境界。信徒們的朝拜路線裝飾著象徵佛教大千世界的各種圖案。

婆羅浮屠有大約2,670塊浮雕,牆上的敘事浮雕順時針分佈,而迴廊上的反方向分佈。這種分佈方式符合佛教徒朝拜聖跡時的右旋禮:信徒順時針繞行,而聖跡常在右側。隱藏的塔基裏的浮雕敘述了佛教的因果報應律。

讀完了這次的資料,不禁再次驚訝於那時代的建築工藝技術,以及對宗教的虔誠。在缺乏許多設施的情況下仍蓋出了真的是舉世無雙的建築物。也開始思考在和中國本位下從幾千年前我們對於東南亞區域是否真的太過小覷?就算在經濟文化上中國確實處於優勢但人平等的看帶他人。因為他們也做得到,甚至更好。

另外,就是關於課堂上老師所提出的古蹟修復其實關於到許多大國的政治角力。會覺得修復工作如果由該國來復原說不定會更好,但考慮到技術和文化或許已經變遷,或許由國外人是做比較好? 是一問也是種無可奈何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